从抗日战歌到振兴新篇

——河北保定邮政多措并举助力革命老区展新颜
邱会芹2025-08-04来源:中国邮政报

  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交通邮政队伍在党的领导下,为巩固与建设抗日民主政权、夺取全民族抗战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今日起,本报推出《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抚今追昔》专栏,重温各抗日根据地交通邮政的抗战记忆,展现红色热土上邮政发展的今昔巨变,激励全体邮政人传承“忠贞不渝,使命必达”的战邮红色基因,以更加昂扬的风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河北省保定市被称为“京畿重地”。全面抗战时期,作为敌后抗战的主战场之一,黄土岭战役闻名中外,狼牙山五壮士浩气长存,平原游击战、地道战大显神威……从太行山脉到华北平原,贯穿保定全域都回荡着一曲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抗日战歌。

  1937年首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太行山深处的保定阜平创建。同年10月,边区临时邮政也在这里成立,并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开辟出一条战时交通邮路,除了完成本区、县的通信任务,还担负起首脑机关同各革命抗日根据地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及文件、信函、报刊的传递任务。

  临危不惧、斗智斗勇,宁洒热血、保障通信,那一场场凝结了边区交通邮政人机智与勇敢的战斗所铸就的革命精神,正是我们薪火相传的邮政精神之根、力量之源。如今,保定邮政将“忠贞不渝,使命必达”的战邮红色基因融入邮政业务发展,充分发挥寄递、金融、渠道多业务协同优势,用邮政人的使命与担当助力革命老区展新颜、换新貌。

  使命必达:服务量质双提升

  在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几封军民来往的珍贵书信以及当年战士们在战壕里读报纸的照片。“在小推车的隐蔽处挖个凹槽放机要文件,将信塞进粪叉里、鱼肚子里……”这是当时边区交通邮政人为躲避围剿想出的传递邮件的办法。“人在文件在,人与文件共存亡”,这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无数革命先烈用他们的忠诚和鲜血践行的诺言。

  如今,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广场。纪念馆右侧的白墙灰瓦间,一抹静谧的邮政绿矗立其中,格外引人瞩目。红色城南庄主题邮局将邮政普遍服务与红色主题文化相结合,日常陈列的红色主题书籍和特色文创产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特定时间节点推出的电子贺卡“随心寄”、“红色文化大讨论”等互动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

  回首再看阜平那一弯弯山路,已从崎岖泥泞变得干净畅通,穿梭在路上的不再是推小车、扛背包的交通站队员,而是身着干净整洁标志服、驾驶电动汽车的邮政投递员。

  “以前出村都困难,现在也能在家收到快递了,真是想都不敢想啊!”在海拔1500米高山上的黑崖沟村,村民们每次从投递员手中接过包裹,脸上总是洋溢着朴实灿烂的笑容。

  目前,阜平县13个乡镇均设有邮政支局所,其中7个更是涵盖金融、寄递等各类邮政业务的综合类网点;依托邮政网点和农村超市、小卖店建立代投自提网点240余处,涵盖全县209个行政村,通邮单程总里程达1200余公里,真正地实现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老区的百姓足不出村就能随时收寄邮件、使用邮政服务。

  向网图强:创新服务促振兴

  “导务村三面环水、四面环山,这里不仅风景极佳,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军事关口。抗日战争时期,顺平是晋察冀边区的后勤部、卫生部、后方医院、兵工厂等机关所在地。看这些洞,都是当时游击战留下的枪眼……”保定邮政在顺平县导务村的驻村干部葛常林向大家介绍着村内西门遗址的历史。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号召,2014年,保定邮政派出3人驻村工作队,从教育、医疗、住房、产业、就业等方面定点帮扶导务村,并于2020年成功实现全村脱贫。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4年,保定邮政结合村内桃树种植特色产业,制定“鲜桃种植帮扶三年计划”,成立“科学种植转型示范园”,为全村提供“科学管理+资金支持+销售渠道+寄递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着力解决当地农户融资难、物流难、销售难等痛点难点问题。当年,协同全村主动授信26户,用信12户,发放贷款104万元;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销售鲜桃2.5万箱、近8万公斤,为16户农户创收43万余元。该项目获得顺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拨款用于村内田间道路硬化、灌溉设施建设及冷库建设,并计划在该村试点推进“小园改大园”项目。

  今年初,凭借“导务鲜桃”项目“助农兴农”实践经验和河北省分公司大力支持,保定邮政成立了市县两级新媒体直播团队,以“特色农产品+邮政企业+农户”的推广模式,通过“直播助农”助力老区特色农产品“触网”走出大山。截至目前,保定邮政直播团队已开展助农直播340余场,直播时长近400小时,累计观看人数超32万人次,销售麻山药、红杏、黄油蟠桃等特色农产品3000余单。

  为民服务:普惠金融全覆盖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这首脍炙人口的《地道战》,唱出了当年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抗日的智慧与创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面对日军“铁壁合围”“纵横梳篦”的清剿战术,地处华北平原的冀中人民也开展了一场独特的地道斗争,保定清苑区冉庄人民巧妙设计了各种工事和地道口,形成了村村相连、户户相通、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下长城”。如今,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这里参观学习。

  虽然纪念馆里还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低矮的房屋、四通八达的地道以及各种作战工事,但是如今清苑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轻型起重机械生产基地。“邮储手续简单到账快,上门办理真方便!”这已经成为流传在清苑起重机械特色产业集群所在地东闾镇的一句顺口溜。为充分满足群众创业就业资金需求,清苑区邮政分公司协同邮储银行,灵活运用“两法”,入厂入村入户入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深入了解农户、商户资金需求;立足产业生产周期特点,针对其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及折旧回收等上下游产业,打造“金融+产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矩阵。今年上半年,清苑邮政已为本地农商户协同发放“融资E”贷款1200余万元。

  保定邮政市、县、网点三级联动管控,还为本地特色农业、特色产业市场协同提供“融资E”信贷支持1.5亿元,助力安国药材市场、高阳纺织市场、唐县种植养殖市场等特色市场发展,有效解决当地农商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从战时邮政到新中国邮政,从“忠贞不渝,使命必达”的战邮红色基因,到“连接美好,无处不在”的全新品牌口号,国家有需要、邮政在行动,人民有呼唤、服务不间断。保定邮政始终大步向前,以昂扬奋进的精神和坚毅笃行的态度,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邮需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