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战邮纪念馆位于山东战邮发源地的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纪念馆是一座三层U型结构建筑,外观古朴简洁,造型典雅,具有典型的中式风格。纪念馆四周群山环抱,春日里树木密集,环境静谧。
步入纪念馆大厅,面对一座战邮先辈们的浮雕,仿佛回到烽火硝烟的战邮岁月。展厅内共有专题展板30余块,图片2000余幅,历史文物150余件,并配以沙盘、电子地图、浮雕、油画、多媒体影音等展示形式。
1941年,日军集中兵力,对各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抗日根据地遭到严重的分割和封锁,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党的通信交通和报刊发行工作困难重重,党的事业受到极大影响。为改变这一局面,在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的精心筹划之下,山东战邮这一肩负重要和特殊使命的组织应运而生。
沂南县邮政分公司马牧池支局综合柜员,同时兼任山东战邮纪念馆讲解员。在她的引领下,记者了解到更多展板以外的内容。1942年2月7日,山东省战时邮务总局在马牧池乡双泉峪子村成立,山东抗日根据地从此有了统一的交通邮政通信机构,揭开了山东革命和山东邮政的新篇章。在展览柜内,可以看到《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建立战时邮局的决定》《山东省战时邮局建设方案》《战时邮务工作大纲》《关于发行与交通工作合一的决定》等当年颁发的法规性文件实物,以及战邮干部委任状、战邮实寄封、邮件资费表、战邮邮袋和战邮人员使用过的斗笠、蓑衣、马灯等珍贵的战邮文物。透过这些历经岁月磨蚀的文物,参观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当年战邮创立者和建设者非凡的智慧和力量。
“这是清河区交通总站发行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第一枚邮票——‘五角星’邮票,这枚邮票存世极少,十分罕见。”讲解员介绍说,同样罕见的还有胶东战时邮局印制的当时全国唯一的解放区各类邮票粘存簿。
不过,展厅中最有特色的,还是以文字、图片和油画形式展示的战邮交通队协助护送刘少奇过微山湖和战邮交通员管兆修打通山东到中共中央交通干线的事迹。
1942年4月,刘少奇经山东去晋冀鲁豫边区,途经微山湖。第一次过湖时因遭遇敌人未能成功。中共山东分局决定派遣战邮交通人员协助刘少奇过湖,战邮交通人员主要承担打探和设计过湖路线的任务。战邮干部白焕文等人接受任务后进行了多天的潜伏侦察和化装侦察,掌握了微山湖周边的敌情,设计了过湖路线。最终,刘少奇按照战邮人员设计的路线安全渡过微山湖。
战邮交通员管兆修打通山东到中共中央交通干线一事发生在1942年前后。此前山东战邮工作人员曾两次前往中共中央递送文件,均未成功。1942年12月底,管兆修接受了第三次前往中央递送文件的任务。途中他经历了多次的微山湖风浪、汉奸多次刁滑地盘问、多次夜间潜行,整个过程惊心动魄。此次行动,他徒步行走1000多公里,历时三个多月,成功传递了文件。
抗日战争,血雨腥风,但青山处处埋忠骨,在战邮纪念馆有468名、另外还有200多名没有留下姓名的战邮烈士长眠于此,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可昭日月,他们的战邮精神将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奋勇向前。每当一些健在的老战邮工作者来展馆参观,看到墙壁上悬挂的当年并肩战斗同志的照片,都不禁眼含泪花。
一座座沙盘还原了战邮员工当时所处的恶劣环境,但是他们满怀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不畏艰险,不惧牺牲,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日夜穿梭于敌人的封锁线上——贾侗、岳赞臣、肖华光、王伦、苏立友、许茂生等战邮烈士的光辉事迹,在这里一一呈现。
岳赞臣:人不在文件也要在。人在文件在,人不在文件也要在!这是山东战邮精神的升华。他先后任中共鲁中区党委组织部交通科长、鲁中区战时邮局交通科长等职。1945年2月,在泰山山前村遭遇敌人,寡不敌众,腹部中弹,身负重伤。危急关头,他冲出包围,为保全身上携带的机要文件和交通路线以及各驻地人员名单,他藏身草垛中,同行的交通员徐同志找到他时,他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他把文件和枪支交给徐同志,说了句“交给上级”,就再也没有醒来。
苏立友:刘胡兰式的小英雄。参加工作时,他和刘胡兰一样大,同样有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作为战时邮局交通员、交通班长、武交队员,他在敌人碉堡林立、封锁严密的环境中,多次出色完成党交给的通信任务。1947年8月30日在执行鲁中与渤海交通任务返回驻地埠村时,被国民党整编11师800多人包围。危急时刻,苏立友挺身而出,承担了掩护突围的任务。他击毙多名敌人,成功掩护局长和战友突围,最后弹尽被俘。敌人把苏立友交给还乡团,苏立友坚贞不屈,誓死不泄露党的机密,大义凛然走向敌人的铡刀,牺牲时年仅22岁。
在硝烟与烽火中,在无私的奉献、无谓的牺牲中,山东战邮塑造了一支英勇、顽强的战邮员工队伍,更形成了以“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坚定立场;保守机密,人在文件在,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排除千难万险,勇往直前完成传递任务的坚强精神;严守纪律,艰苦奋斗,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为核心的战邮精神。
山东战邮的历史是一部光荣的历史,是革命先烈和战邮前辈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英雄史诗,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让战邮精神在继承中发扬。